邱伯恩醫師-中醫好邱: 養生重平衡 運動+健康吃 WFU

網站頁籤

Tuesday, April 7, 2020

養生重平衡 運動+健康吃

新冠肺炎自2019年12月傳播迅速,病毒持續在全球肆虐,確診個案也隨之增多。然日前其中更出現部分無症狀病人,並且有部分患者有疑似復陽(出院後再檢測呈陽性)的情形出現,這對醫院端防疫感控上必然增加不少壓力,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如何從個人防疫上做起。
一般來說,病毒是非常容易變異,而變異的過程常朝著兩個方向:增強傳染力或是增強致病能力。目前筆者觀察所見,新冠病毒在疫苗研發出來前,可能會是一場長期奮戰,與流感類似隨天氣變化起伏,長期與人類共存,因此每個人的防疫更不能鬆懈。
筆者身為秀傳醫院臨床中醫師,於門診上也常必須第一線接觸病人,時常有患者詢問該如何該如何在這種易感染的環境中做好自我保健?
其實中醫藥在防治這類型疫毒有著獨特的理論和實踐,新冠肺炎目前尚無特效藥和疫苗,中醫藥的目的在整體調節免疫的作用,以激發自身抗病能力與康復能力,因免疫系統要正常運作,需要的是細胞間的協調合作。換而言之,我們應求達成免疫系統的「平衡」,而不是單純免疫力的「增強」,因此中醫內外平衡的概念就更顯重要。
如何「平衡」我們的免疫系統呢?
其實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飲食與運動做起,
營養攝取上一般建議須多增加優質蛋白質,如雞肉魚肉等為原則,並且增加服用蔬菜水果,吃堅果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有助於改善鐵的吸收,堅果類更是硒,銅,鋅和維生素E的良好來源,它們也能對免疫健康產生重要作用。這類型物質更對高齡族群與慢性病患者維持免疫功能至關重要。
運動習慣更是健康的基礎,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功能,讓免疫細胞更有效率的運行工作。根據研究指出30~60分鐘的輕度有氧運動(步行、騎自行車或慢跑),可以降低兒荼酚胺、可體松等壓力荷爾蒙,避免體內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且長期適度運動者體內免疫細胞的功能更經證實顯著優於不運動者。
居家保健可適度輔以一些中醫手法,肺部的外邪皆由膀胱經處進入,因此我們的後頭部,肩頸處,平常皆須防風跟保暖,可搭配穴位按摩,平常可以按壓肺俞穴與風池穴,以手掌魚際處往返擦動至皮膚微熱,或以艾灸溫補的效果對準上述穴位進行薰灸,瘀滯的穴位和經絡即可打通,氣血隨之通暢直達病灶。
預防永遠勝於治療,平常的保養與調理比較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平日維護自己的免疫力與抵抗力,創造己身合適,但病毒不合適的環境因子。中醫診療疾病講究望聞問切,對症下藥,雖然難以固定成方治療,但仍可以適時在本次疫情防疫和治療中扮演關鍵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