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看中醫都有一個經驗,往往中醫師們看完診後總會加上一句話:冰的冷的少吃點! 這樣的觀念在我們生活中影響深遠,甚至影響人們日常的飲食習慣。然而,為什麼吃太多冰腹瀉、頭痛、胸悶、心悸、痠痛、經痛…等問題會找上門?
『冰』是涼涼涼、冷吱吱,食著給人『心涼脾土開』。近來天氣日頭赤焰焰,動輒30度起跳的高溫,讓人忍不住就想來一盤剉冰消暑解暑。「吃冰」可說是一般人最普遍且平價的消暑選擇,可是有個疑問相信許多人一定困擾著:天氣熱,吃冰,真假好?其實吃冰出問題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宋朝《宋史.施師點傳》有段記錄:『上曰:「朕前飲冰水過多,忽暴下,幸即平復。」師點曰:「自古人君當無事時,快意所為,忽其所當戒,其後未有不悔者。」上深然之。』這段話就是皇帝說:「我之前冰水喝太多,忽然就大拉肚子,幸好很快就恢復了。」臣子就進諫:「那些沒事就縱情於喜歡的東西、忘記自己應當節制戒慎的君王,之後總是會後悔的。」意思是提醒可憐的皇帝啊,你不要因為喜歡喝冰的就隨便喝,然後皇帝還要「深然之」,表示你勸諫的事我會注意。從這則故事看之,我們可以知道這皇帝還真慘,這種小事被念就算了,還被記下來,更可以了解一個觀念,吃出問題多是因為「吃過頭」所造成。
除了拉肚子腹瀉外,更多人在大口吃冰的快感之後,可能緊接而來的就是頭痛。有個西醫的專有名詞叫做冰淇淋頭痛(ice-cream headache)又稱大腦凍結(brain freeze),是一種通常因食用冰冷食物(例如冰淇淋)造成的急促的頭痛。因為當冷的食物觸及到人的上顎時,人體神經反射會使血管急速收縮擴張,導致疼痛牽涉到上顎,並傳導到大腦,研究顯示,食用冰冷食物的頻率越高,冰淇淋頭痛發生的幾率越高。
就中醫學的觀點而言,冰為寒濕之物,吃冰會抑制體內五臟六腑的運作,食冷過多就等同於濕濁一般,會影響人體腸胃的功能,使身體代謝循環下降。然而每個人身體耐受度不同,或許健康不會馬上出問題,長期下來仍會出現部分影響,甚至對於年輕女性而言,經常吃冰的女生容易出現子宮受影響的情形,進而影響子宮收縮,經血排不乾淨,嚴重者更可能因新陳代謝下降導致體內水濕過剩而發胖,水腫等健康隱憂。
然而天氣這麼熱,真的完全不能吃冰嗎?或是我們是否能以不損健康為前提,又能兼有技巧的消暑呢?其實四季的寒溫會影響人體生理的運行,飲食原則盡量以少吃這個季節或吃這個緯度不應出現的食品為主,而台灣所在緯度並沒有結冰的季節,因此居住在台灣須盡量減少吃冰,如果真的想吃冰,盡量減緩吃冰的速度以減緩吃冰造成血管急速收縮刺激交感神經產生的頭痛。而另外許多人有個疑問,挫冰,冰棒,冰淇淋吃誰比較好一點?基本上當然三者都是少吃為妙,但若相較之下,冰淇淋因內含有牛奶與奶油,對人體的刺激相對較小,可酌量食用以解口腹之慾。
並非溫度越低越能消暑,也不是只有吃冰才能消暑,平常我們可以飲用一些清涼退火的中藥保健茶飲以清暑益氣,解渴除煩。
玫瑰人參飲:炎炎夏日午後有人常常出現四肢沈重浮腫而精神不振,可飲用這款茶來補充身體元氣,消暑解渴,將體內的濕氣暑氣排除,達到提神醒腦的效果。
功效:清暑益氣,祛濕養神
材料: 人參:3錢,黃耆:2錢,麥門冬:2錢,玫瑰花:1錢、陳皮:1錢
清暑瘦身茶: 夏天因吃過多冰品,使新陳代謝降低,進而脂肪囤積變成胃凸小腹凸等小腹婆,可飲用此茶飲加速新陳代謝,抑制脂肪吸收囤積,並且利水消腫。
功效:祛水腫,消脂瘦身
材料:菊花:3錢 山渣:2錢, 陳皮: 2錢,草決明:2錢,車前子:2錢 薏苡仁:2錢
沖泡方式:使用布織布的中藥袋或濾掛茶袋,將所有配方的藥材放進袋中,再放入保溫杯中,沖入滾沸的熱水,即可飲用;亦可放涼後置入冰箱作為涼茶消暑飲用。
現代人由於生活不正常,缺乏運動,又吃了過多冰品,導致身體產生了濕鬱的體質,讓機體功能更加低下,循環、代謝能力日益降低,進一步使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各式疾病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除應注意節制吃冰飲外,若有身體不適的情形出現,還是須尋求專業醫師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