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上遇到不少女性有「好朋友」不規律或不穩定的情況
來看看中醫如何揪出原因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5/4897868?fbclid=IwAR201xGp8OCuA05JXg4zGS9wAa3Xs2AsxKuSKdvrpENhf9yOsf67JeIWCHI
醫案
一位30多歲女性患者,因為月經遲遲沒來,跑過許多婦產科求診,也打過催經針,但來的量還是很不穩定,狀況持續超過半年,後來輾轉來到秀傳醫院中醫科就醫,經過把脈,發現體質上的「虛」跟「濕」很明顯,安排抽血檢查,結果發現竟因為甲狀腺機能低下,導致月經不來,在詳細問診後開藥吃,隔一個月的月經就恢復正常了。
中醫治療觀念
強調身體平衡,並且著重體質
比如面對經痛患者,除了詢問疼痛頻率,還會問痛的感覺,像是悶痛、絞痛或刺痛,都可能代表不同病因,
舉例像悶痛就代表可能有「氣滯」的情形;
刺痛則可能有瘀血或血液循環不佳;
絞痛則代表可能因月經來造成子宮收縮異常,寒氣聚積導致疼痛,
所以觀察病症會考慮的面向很廣,還會加入體質的概念來研判。
婦科調理
子宮對女性而言就像是第二顆心臟,平時可透過飲食部分來顧子宮,
比如高油脂、高熱量食物少碰,加工食品或紅肉也少吃少碰。
豆類富含植物雌激素,適量食用豆漿、豆腐等,可以幫助身體雌激素恢復;
花椰菜、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對於顧子宮也有幫助,並能有效降低肌瘤,以及罹
患卵巢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