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伯恩醫師-中醫好邱: 糖尿病之盛行率與最新分類 WFU

網站頁籤

Tuesday, December 8, 2020

糖尿病之盛行率與最新分類

糖尿病是一種文明病,全球每11個人中就會有1人受糖尿病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根據2017年,第8版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顯示全世界大約有4.25億的糖尿病患者,估計糖尿病患者的將在2045年增加到7億 。罹患糖尿病會增加心臟病、中風、失明、腎衰竭以及截肢的風險。

過往醫學上,普遍把糖尿病分類分為第I型和第II型,簡化但較籠統,使得在診治上很難對症下藥。

過去:

1.第I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此型糖尿病通常在青少年或兒童時期發病,致病原因是胰臟的β細胞完全被破壞,導致無法產生胰島素,因此無法代謝血液中的葡萄糖。在台灣較少見,約佔所有糖尿病患者的 2 %以下,發生率僅為白種人的 1/15-1/30。 

2.第II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台灣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屬於此型,通常發生在中年之後,大部分都有家族病史,也常跟肥胖或後天飲食及運動習慣不良有關。



但是不管是西方醫學或是傳統醫學,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都是非常必要的,為了更有效治療,根據《刺胳針-糖尿病與內分泌學期刊》(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的這份報告指出,應將糖尿病區分為五大類:

1.嚴重自身免疫性糖尿病(6%)

患者多青少年或兒童,體重過瘦,接近屬於傳統分類的第I型糖尿病,因自體免疫造成無法產生胰島素,使血糖難控制。

2.嚴重胰島素缺乏性糖尿病(18%)

患者多青少年或兒童,體重正常,與嚴重自身面疫性糖尿病非常相似,但是胰島素缺乏並非是自體免疫系統的原因。這類型患者容易有視網膜病變風險。

3.嚴重胰島素抗性糖尿病(15%)

患者多非常肥胖!! 這類型患者產生胰島素的功能還在,但是身體無法正確對胰島素作出反應,使血糖不穩定。患者出現腎臟疾病的機率偏。

4.輕度肥胖性糖尿病(22%)

患者也是體重嚴重超標,但是比嚴重胰島素抗性糖尿病病人的代謝好些,因此有機會透過減重恢復正常血糖。

5.老年性糖尿病(39%)

因老化使新陳代謝變差,在老年人中最常見,也是臨床中很常見的族群。



將糖尿病類型分支的更細微有助於針對患者做「量身訂做」的治療,在早期就能做精準的診斷,目前, 糖尿病患者如能及早發現和正確治療, 預防和消除急慢性併發症, 患者的壽命也會與常人一樣。


[1] N.H. Cho, J.E. Shaw, S. Karuranga, et al., IDF Diabetes Atlas: global estimates of

diabetes prevalence for 2017 and projections for 2045,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138) (2018) 271–281. 

[2]Effects of the SGLT2 inhibitor dapagliflozin on proteinuria in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DIAMOND):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crossover trial.

David Z I Cherney, MD † Claire C J Dekkers, MD † Sean J Barbour, MDProf Daniel Cattran, MDAbdul Halim Abdul Gafor, MDPeter J Greasley, PhDet al.Published:July, 2020DOI:https://doi.org/10.1016/S2213-8587(20)30162-5